首页

婉慈icon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30 00:16:27 作者:第二届“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走进暨南大学 浏览量:75672

  中新网3月22日电 据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消息,2024年3月18日至19日,第一届“中瑞全球可持续治理研讨会(Sino-Swedish Colloquium on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瑞典隆德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以及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国际环境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瑞典外交部、瑞典驻华大使馆、瑞典隆德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代表处武汉办公室、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所、厦门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以及武汉大学的三十多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珞珈山,围绕实现碳中和的全球治理路径,共话全球合作。

梁杨 摄

  在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教授,瑞典驻华大使馆参赞康汀兰女士,瑞典驻华大使馆可持续发展官员尹霖女士,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部长秦天宝教授,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主任、隆德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Jörgen Hettne教授,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发表致辞。

  在特邀领导致辞环节,瑞典外交部可持续经贸事务大使Cecilia Ekholm,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竹梅博士,中国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别涛博士先后发表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奥胡斯公约遵约委员会前主席Jonas Ebbesson教授与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名古屋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副主席秦天宝教授先后就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做了主题发言。

  与会代表围绕“碳中和的可持续治理路径”、 “可持续的绿色经贸转型”、 “ESG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主题做了二十余场发言并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助力全球可持续治理。(完)

【编辑:卢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新闻社记者证2023年度核验人员名单公示

十年来,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三地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再次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三亚国际邮轮旅客吞吐量一季度首次跻身中国前三

陕西宝鸡5月4日电(张远 李杨 李世丰)5月的秦岭,满目苍翠,蜿蜒的嘉陵江紧贴着山间的宝成铁路缓缓流淌。3日,观音山站,几个黄绿色的身影正在沿山而上。

瞭望·第一学习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2023年9月30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双四分之一决赛,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印度组合苏蒂尔塔·穆克吉/艾希卡·穆克吉爆冷战胜中国组合陈梦/王艺迪,晋级女双四强,尽管在半决赛中不敌朝鲜组合,但铜牌已是印度历史上首枚亚运会乒乓球女双奖牌。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山西襄垣冲刺“开门红”

据路透社援引伊朗媒体当地时间9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副司令阿里·法达维称,伊朗将执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命令,就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被暗杀一事,“严厉惩罚”以色列。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建国认为,今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更加密切,人民之间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国的发展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与世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民心相通可通过促进人民之间的交往,推动各国摒弃冷战思维、超越零和博弈、实现和平共处与互利共赢,是以缔造国家间持久和平为导向的重要理论创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